“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砥砺奋进谱新篇”廉政征文展播(三) -k8凯发

来源:市纪委市监委网站发布时间:2023-06-04 15:37:00
“唠叨”话中家风显
自参加工作以来,工作生活一直都在袁州区最偏远的乡镇,父母生活在宜春城郊,我基本上每周末都会带着妻儿去看望二老,唠唠家常。我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,虽然没读过多少书,但是他们朴实勤劳。伴随我一路成长的“唠叨”,是父母对我无私的爱。
去年8月份的一次周末,我和往常一样去看望父母,我和母亲闲聊了一会儿,就到二楼书房写材料去了。过了一会儿,母亲轻轻打开房门走到我书桌前,问到:“这个是你的吧?”我扭头一看,原来是一枚党徽。我说:“是我的,怎么了?”母亲说:“我刚刚看到孙子在客厅里拿着它玩,平时你爸都是小心保管,戴的时候将衣服整理得干干净净,不戴的时候就放在一个盒子里,你爸说这个是只有党员才能戴的党徽,怎么能给小孩子玩呢?”
我想起上午儿子看见我的党徽,说党徽很漂亮,要拿过去照着样子画一幅画,不过午饭后忘了拿回来。我把党徽拿过来放进包里,母亲才放心地走了。
母亲是普通的农村妇女,她说不出“一身正气两袖清风”之类的大道理,但她常说:“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,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,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决不能拿。”
犹记得2004年考上公务员时候,去单位报到的第一天,母亲就给我提前上了一“课”:“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公家的人,端的是公家的碗,做的是公家的事,做事要凭良心,不要做昧良心的事情。还有就是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去拿,公家的私人的都不行,这样你自己过得心安,家人也安心。”
自此以后,只要我一回到家里,母亲便唠唠叨叨,特别是逢年过节,这种“唠叨”更是让我无处可逃。可也正是这样的“唠叨”让我时时提醒自己要保持头脑清醒,大事不糊涂,小事不含糊。
相比母亲呵护式的“唠叨”,父亲的“唠叨”更像是义正言辞的教导。小时候,父亲带我走亲戚的时候嘱咐我不能擅自拿别人家里的东西,父亲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“你拿别人的东西是占人便宜,这种便宜不能去占,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要”。
我的父亲生于1950年,从30岁起就默默坚守在基层当了一名村民小组组长,直到2020年70岁时才退下来。在任40年里,父亲处事公正,为了组上的事情可谓是尽心尽力,在群众中也颇有声望, 2012年被宜阳新区评为“十佳宜阳人”,这也是对父亲几十年来辛苦付出的认可。
父亲的想法其实很简单,就是多做事做好事,尽一名党员的本分。从我记事时起,我就看到父亲经常为了公家的事情奔波,修路、水利冬修、调解邻里纠纷等等。看到父亲这样辛苦,有人也劝我父亲不要干了,但父亲并没有放弃,他总说:“再难的事情总要有人去做,我是一名党员,做好工作是应该的。”
“你是不是得了什么好处,要不然工作怎么这么卖力……”2001年年底,宜春经开区建设开始在我的老家征地拆迁,我父亲在配合政府征地拆迁时,时常听到这样的声音,甚至有村民到家里来闹事,但是父亲从未抱怨,只是日复一日地给村民做好解释宣传,直到把工作完成。
在父亲的耐心动员下,许多村民从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到理解支持配合,征地拆迁工作顺利完成,安置工作也顺利完成。
在分配征地拆迁款项时,有人提出来说要给我父亲一点辛苦费,父亲连忙摆手说道:“在其位谋其政,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,不是我的我不能要!”大家见我父亲态度坚决便不再坚持。
父亲经常对我说:“儿子,你要永远记住,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就要时刻冲得上,把党交给我们的工作做好。”父亲的这番话对我触动很深。
正是在父母的教导下,做人处世的道理潜移默化融入骨子里,指引我做一个站得直行得正的人。
2004年到乡镇工作以来,我经历多次岗位调整,每一次换岗,对我来说都是新的挑战。每一次遇到困难,我都用父母的言传身教来激励自己时刻保持手脚干净,堂堂正正做人,清清白白做事。袁州区洪塘镇纪委 胡根祥
网站地图
宜春市纪检监察网站
网站地图